诈骗罪是刑事案件。刑法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诈骗罪,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诈骗罪还是不太了解,对诈骗的金额、诈骗的刑法没有很清楚地认识,更有甚者,连诈骗罪的名词解释也不了解。今天,就让的北京诈骗罪刑事律师为您讲解一下过于诈骗罪的相关知识。
诈骗罪是刑事案件吗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属于刑事案件。
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而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性(刑事违法性)。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司法机关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
犯罪构成
是指刑法规定的,表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应受谴责性,而为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指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的要件,是从各种犯罪的具体要件中科学概括出的各种不同犯罪构成的共同组成要素。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 依照规定。
司法解释
2011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題的解释》(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就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髙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以上就是北京诈骗罪刑事律师为您整理的关于诈骗罪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诈骗罪需要注意的是诈骗的数额,立案标准以及刑罚处罚都会根据涉案金额来考虑。整理的资料大部分都是法条以及司法解释,如果您有疑问或者是想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欢迎您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