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诈骗的案例,涉及范围广的大多数是金融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的一种违法行为,也破坏了金融管理秩序。但是还有一种罪就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二者看似有着联系,但是也有不同。那么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下面的北京集资诈骗罪刑事律师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来为您解答。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罪的不同
一、构成不同
金融诈骗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一个犯罪类别。在金融领域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保险金等,或者进行非法集资诈骗、金融票据诈骗和信用证、信用卡诈骗,其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的总称。 金融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但金融诈骗犯罪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诈骗犯罪。刑法将其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除了要分解诈骗罪这个口袋罪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维护金融管理秩序。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从事危害国家对货币、外汇、有价证券以及金融机构、证券交易和保险公司管理的活动,破坏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罪名不同
金融诈骗罪包括了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金融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保险诈骗罪。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包括了洗钱罪逃汇罪骗购外汇罪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违法运用资金罪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高利转贷罪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变造货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三、处罚不同
金融诈骗罪根据不同的罪行来进行处罚。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二款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第一百七十三条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构成特征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作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一类犯罪,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即破坏我国的货币、外汇、有价证券管理制度以及对金融机构、证券交易和保险公司组织和行为的监督管理制度。
(二)这类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这类犯罪的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七种类型:破坏货币管理制度的犯罪行为、妨害金融机构的犯罪行为、破坏有价证券管理制度的行为、扰乱证券市场交易秩序的犯罪行为、破坏金融机构管理制度的犯罪行为、破坏外汇管理制度的犯罪行为、特殊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这类犯罪都是以作为方式实施的,而且有些犯罪行为还与行为人的职务或身份有关。
(三)这类犯罪在主观方面都是故意犯罪,其中有的犯罪,法律规定必须具有"明知"或"故意"。过失不构成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知道,虽然金融诈骗罪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会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但是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在主体构成以及罪名和处罚方面都有所不同。而且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一类犯罪。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咨询的专业律师,他们会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