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董事会负责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不经过董事会同意不能擅自给高级管理人员增加薪酬。那么,总经理未经董事会同意私发奖金算职务侵占吗?北京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律师整理以下相关内容为你答疑解惑,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一、职务侵占罪的主要特征
(一)客观特征——行为表现
表现为行为人利用其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在本单位职务上所具有的主管、管理或者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便利。
“本单位财物”,是指本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财物。
非法占有的财物需达到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9号)第十一条,为6万元以上。
(二)客体特征——侵害的社会关系及犯罪对象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且主要是非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
关于“本单位财物”的范围,不仅指本单位“所有”的财物,也包括不属于本单位“所有”但为本单位“占有或持有”的财物,如本单位所有的债权,以及临时管理、占有或使用的他人财物。
从表现形式上看,“本单位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如货币、厂房、汽车、电力、设备、煤气、、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土地使用权、对外债权等等。
(三)主观特征——犯罪心理和动机职务侵占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本罪的构成。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 (四)主体特征——哪些人会涉罪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只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单位不构成本罪的主体。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二款,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关于贪污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15号)第二条和第三条,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
二、职务侵占罪的立案追诉标准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追诉标准是“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9号)第十一条,第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根据该司法解释第一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第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因此,构成职务侵占罪数额较大的标准为六万元以上。
综上文中对公司法所涉的经济犯罪都有哪些都一一列举了,解释得非常详细,以及怎样查处和怎样预防等等,有助于在公司任职的有关于经济方面的人员从根本上预防经济问题,在工作中用行业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越雷池一步。如果你有更多关于法律问题,提供专业律师法律咨询。